小红书,下一个互联网风口?
5月31日,小红书在五周年庆的当天宣布获得了阿里巴巴领投的3亿美元融资,公司估值超过了30亿美金。截至 2021年 1 月,小红书的用户数已经突破2.5亿,月度活跃用户也接近8500万,是一年前的3倍。
2013年成立之初,小红书是一个分享境外购物旅游经验的社区,2014、2015 年海淘最热的时候,小红书从社区转型为跨境购物平台,尽管保留了分享笔记的功能,但是首页最核心的入口给了电商。2016年,小红书获得腾讯领投的一亿美元融资,当时注册用户是1700万。2017年,随着跨境税改,和小红书同期的海淘电商纷纷转型,也有一些迎来倒闭,小红书则提高了第三方商家的比例,并开始回归其社区属性。
到现在,小红书的重心已从原本的跨境购物平台回到了小红书赖以起家的社区分享。借助今年大热的《创造101》,小红书让大家记住了“标记我的生活”这句标语,也再次凸显了其电商与社区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社区是小红书成长的摇篮
“小红书APP是一个分享生活的平台。在这里发现有趣好玩的世界,找到有意思的明星达人,与他们一起共同标记自己生活的点滴。”这是来自小红书官方对自己的定义。乍看之下似乎很难在脑海中对小红书构建起一个清晰的认识,未接触过的人会觉得它的定义过于宽泛模糊。但这恰恰说明了它的成功之处——与传统跨界电商相似但又完全不同。
其本质性的不同之处在于,小红书是从社区起家 ,根植于UGC(用户创造内容)分享社区模式。一开始,用户注重于在社区里分享海外购物经验,到后来,除了美妆、个护,小红书上出现了关于运动、旅游、家居、旅行、酒店、餐馆的信息分享,触及了消费经验和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很难想象,五年前还需要跑遍各大专柜试用或者只能在小姐妹下午茶时间段聊聊经验听听心得的时代已经被快速更迭。现在的精致女孩儿们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能在网络搜罗出一堆可以借鉴的经验之谈。社区成为小红书的堡垒,也是其他平台无法复制的地方。
标记我的生活 培养分享习惯
“分享生活”是许多社交App诞生的初衷,但是没有哪一个可以做到小红书这样丰富。随着网络的发展,小红书抓住了随之而来的“晒物”文化。与微博相比,小红书并没有过于暴露,保证用户晒物的过程不被打扰、更不会被指责;与微信相比,又不会过于私密,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影响;与一些图片分享平台相比,用户的粉丝群都是志同道合的人,更具有针对性也更有粘性。笔记是最合适的内容载体,笔记中融合了商品详情和用户的使用体验,比一般的商品详情页精简,比视频成本低,且打开频率高,可以直接被销售商品引用,是千人千面买家秀的最佳组合。
小红书通过运营,让用户晒笔记变成一种习惯。通过定期推出新的社区活动,同步推出新的贴纸,让用户跟随活动一起晒。设定不同的主题,让用户跟随主题去晒,培养用户的“晒物”习惯。
从社区到商城
小红书的笔记体系将目标用户定位在中高端消费人群,以帮助用户记录购买需求即“种草”为出发点,与商城模块无缝对接,实现了从社区到商城的盈利模式。大量的晒物和测评笔记使得小红书也成为一个工具类App。而工具APP有一个天然的优势就在于,用户在日常生活行为中经常使用,用户活跃度极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让小红书的日常流量有了保证。于是,小红书的内容体系成为了可以直接变现的金矿。
“海外直采+自营保税仓+国际物流系统”的模式,最大程度确保商品品质。在小红书订单内,用户可以轻松查询物流信息,甚至运送商品的航班信息都一清二楚。当用户的包裹进入保税仓后,海关会对所有进口商品进行清点、检验、报关,实施100%入仓全检,缴税后放行,整个过程完全透明,每一笔订单都有对应的海关电子缴税记录。不仅如此,每个仓库还配有专业的实验室,若有疑问会直接将商品送往第三方科研机构进行光谱检测。一定程度消除了用户对假货的质疑。
比起考拉、丰趣、洋码头等大部分跨境电商平台,小红书从一开始,就放弃了PC端的运营,集中力量专注做移动端,大家可以看到小红书的PC页面非常简陋,小红书为什么会做如此大胆的战略规划?是因为大量的女性用户存在这样的需求痛点:喜欢简单直接、拒绝复杂操作。抛开电商的未来是不是一定在移动端的争论,只看设计成本、推广成本和用户活跃成本,就可以断定这是一步好棋,更何况,无论是阿里还是别家的数据都显示,移动端的订单量比重已经超过PC端,得移动端者得天下,在小红书的运营理念里已经是一步战略,而不是一个口号。
小红书的未来面对的是富裕后的中国人的欲望。在内容上不仅仅针对女性,也逐渐增加其他男性的内容;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推荐,为那些需求明确的用户迅速给出最适合他们的产品。当3000万个小红薯(小红书用户昵称)不停的买买买的时候,小红书的火,也许就成了偶然中的必然。
毕竟,每个人心中茂盛的欲望草原,需要一本记载这些欲望的小红书。